發佈時間:2025-04-28 14:36:45 瀏覽數:31
【校友中醫師健康專欄】耳鳴
耳鳴定義:
耳鳴,是指當我們的耳朵,在沒有外來聲音的刺激之下,自己卻能感受到有高頻或低頻音或轟隆或蟬鳴的聲響,可能是從耳部或頭部聽到的聲響,稱為耳鳴。
耳鳴分類:
依發生時間的長短分類:
1.短暫性耳鳴,是指最近才產生而以前沒有的,大約小於三個月內發生的耳鳴。
2.慢性耳鳴,是指其耳鳴已經超過三個月以上。
耳鳴的種類:
目前較為大眾所接受的分類法是:
1.他覺性耳鳴:除了自己可以聽到之外,也可以被其他人聽到,可能是耳咽管、中耳腔肌肉、或是血管性問題導致,通常病人會發現耳鳴的聲音會跟隨著呼吸聲或是心跳頻率同步發生或是加重。
2.自覺性耳鳴:只有病人自己可以感受到聲音,外人無法感受到,可能的原因有本身耳朵問題、鼻部或是上呼吸道問題,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服用藥物的副作用、身心科疾病引起。
耳鳴的原因:
耳鳴的真正原因並不清楚。
一.他覺性耳鳴:最常見的原因是血管性疾患及肌肉性疾患所造成的脈動性耳鳴及痙攣性耳鳴。
二.自覺性耳鳴:大部分患者都是此類,其可能的原因:
1.外耳的疾患:如耳垢阻塞、外耳道炎。
2.中耳的疾患:如鼓膜穿孔、中耳炎、耳硬化症。
3.內耳的疾患:如梅尼爾氏症、耳毒性藥物、噪音性損傷、老年性聽障。
4.聽神經及神經傳導路徑的疾患:如聽神經瘤、腦血管硬化。
5.大腦的疾患:如腦中風、退化症。
耳鳴的表現:
可以是單側性或雙側性,也可以是連續音或間斷音、高頻音或低頻音、或其他各種不同的音色,例如:蟬鳴聲、嗡嗡聲、轟隆聲、蟲叫聲等。
耳鳴的治療:
1.藥物治療:以輕度的鎮定劑為主,以改善耳鳴所造成的焦慮不安及失眠等情況;加上促進其內耳、聽神經及腦部循環功能的神經活化劑或血液循環藥。
2.耳鳴遮蔽器:選擇相近其耳鳴頻率的耳鳴助聽器,使用略大於其耳鳴聲的音量,每天戴上約二至四小時。
3.注射麻醉藥及類固醇療法:將麻醉藥注射到靜脈中,可使耳鳴暫時消失的方法;但其效果並不持久及各種病患反應不同。
4.耳科手術:利用手術來治療耳鳴,仍是最後才考慮採用的方法,僅適用於極少數的病例,例如:聽神經瘤手術或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並不適用於一般的耳鳴病患。
5.另類的療法:對於耳鳴的治療成效,並不令人滿意時,例如:傳統藥草治療、針灸治療、電磁波治療、高壓氧治療等。
中醫對耳鳴的治療還是以辯證論治為基礎,造成耳鳴的成因非常多,每個人的狀況皆不同,有外感造成的,有血瘀,有氣虛血虛,有痰濕,有火旺有氣滯,成因不同,治療的藥方就不同。
病例:
主訴:女,61歲,112年西醫醫院檢查左邊耳骨硬化、左耳聽不到、左耳耳鳴,左耳脹 右耳內有壓迫感、口乾舌燥、睡眠品質差不易入睡、痔瘡擦易出血、大便可。
診斷:
舌象:舌微紅紅星點 中間裂紋瘦微齒痕 苔薄白
脈像:滑數帶微弦,兩腎虛
藥方:炙甘草 大黃 川芎 生地黃 石菖浦 牡丹皮 石膏 淫羊藿 側柏葉 牡蠣 地龍 麻子仁丸 知母 丹蔘 蓮子心 槐花 內金 熟地黃
治則:此患者為聽骨硬化所造成的耳鳴,吃西藥已2年的時間,耳鳴的狀況沒改善,整天耳鳴依舊,晚上尤其大聲,已經不想再吃西藥,西醫建議開刀,患者不想動刀。
由舌脈可以知道,此患者火旺痰濁,兩腎偏虛,故治療方向就以退火化痰,補養兩腎為主。治療了3個月,患者的耳鳴少了很多,有時一星期只有1-2次耳鳴,有時整個星期都沒再耳鳴,連右耳的耳壓迫感也消失。
耳鳴成因繁多,也不好治,但只要掌握四診,很多耳鳴的患者,還是能治好的。
相關連結:
http://pr.sju.edu.tw/campusnews/alu/202504-3.html